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市场与信息化司 > “菜篮子建设”

大连: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监管 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日期:2024-11-05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字号: 打印本页

    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把“菜篮子”放心食品项目列入重点民生实事,不断提升“五大能力”。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坚持产管并重、多措并举,一手抓稳产保供,一手抓质量安全监管,强生产、提品质、控源头、畅流通,全链条筑牢“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防线。2023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大连市生产基地和市场销售的蔬菜、水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总体合格率达99.2%,市民总体满意度较高。

  一、聚焦有效供给,优化“菜篮子”产品生产

  践行大农业观、食物观,持续做优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建成标准化、规范化海参、扇贝、鲍鱼和大樱桃生产基地,形成肉鸡、生猪、樱桃等24个产业集群,优势特色农产品集聚率达到92%以上。合理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严格执行菜田最低保有量制度,创新推出蔬菜种植价格保险、蔬菜瓜果大棚种植保险等两个险种,保障菜农蔬菜生产基本收益。今年上半年,发放金融贷款45亿元,重点支持“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推出“肉鸡贷”产品,新增授信近亿元,解决养殖户融资难问题。出台《大连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项目实施方案》,支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生产,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启动人工鱼礁建设项目6个,建设深水重力式网箱80余个,年放流苗种20亿尾以上。2023年大连市蔬菜产量192.5万吨、水果产量206.9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34.1万吨、水产品产量260万吨,保障了“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二、聚焦标准建设,提升“菜篮子”产品质量水平

  全面推行“菜篮子”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27项,涵盖大连市农畜水主要产品品种,编制14个主要蔬菜作物标准化生产作业历,出台大樱桃分等分级地方标准指导生产。积极推行统防统治、绿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养殖和高效低毒农兽药使用,开展韭菜、芹菜低毒农药靶向攻关和替代补贴4000亩,807家畜禽养殖场实施养殖减抗。累计创建市级蔬菜保供基地35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8个,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有效认证(登记)总数231个,入选国家级品牌目录、名特优新农产品等17个,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和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三、聚焦源头管控,构筑“菜篮子”产品安全防线

  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引领,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力度,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比较完善的监管体系,市、县均设立农产品监管和执法机构,依托149个乡镇监管站和2206名村协管员,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最小单元。落实“检打联动”工作机制,安排财政资金1550万元,用于开展产地风险监测、监督抽查和快速检测工作,落实国家1.8批次/千人定量监测要求。今年以来,完成产地定量监测5394批次,合格率99.3%;市场流通环节监测食用农产品9561批次,检出不合格产品308批次。“行刑衔接”工作成效显著,紧盯“两节”、“两会”等重点时段和豇豆、芹菜等重点品种,开展执法专项行动11次,行政处罚259件,移送公安7起,捣毁制售假农药和肉羊私屠滥宰窝点各1个,在全市形成执法高压态势。

  四、聚焦市场监管,促进“菜篮子”产品安全畅销

  积极打造社区菜店一刻钟“便民圈”,推进平价菜店及公益性蔬菜零售网点“双百”建设,在偏、高、远地区动态配置可移动蔬菜直通车87个,免除蔬菜直通车摊位铺设费用,推动蔬菜销售价格降低10%-15%。相继投入近1200万元提升改造188家“菜篮子”零售网点,目前全市“菜篮子”零售网点达6796个,平均每个社区4.21个。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推动“菜篮子”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管理。全市实施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主体797家,累计开具各类合格证117.83万张,带证上市农产品153.34万吨。加强市场环节食用农产品销售管理,督查暗访农贸市场、商超、生鲜超市200余家次。大连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7部门执法机构共同签订《大连市综合执法领域联动协作框架协议》,建立部门间横向沟通机制,畅通农产品市场流向追踪及溯源证据移送,发现、通报不合格线索52个,实现从地头到餐桌的全程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