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市场与信息化司 > 工作动态

天津:稳产优供保民生 品牌提质促融合 有力有效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

日期:2024-11-05 作者: 来源: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 【字号: 打印本页

    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定位,扛稳扛牢京津都市圈“菜篮子”稳产保供责任。陈敏尔书记反复强调,要持续抓好“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张工市长经常深入菜市场、商超调研,强调要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分管副市长每逢节假日和重要节点都要研究、部署、复盘“菜篮子”稳产保供工作天津市坚持各下辖区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专题考核,考核“指挥棒”压紧压实各区责任

  天津“菜篮子”生产具有“一少、两淡、本地、高端”的特点,“一少”是指耕地和水资源少,造成产量有限、种植养殖成本较高;“两淡”是指夏季和冬季两个蔬菜生产淡季;“本地”是指市民对地产黄瓜、韭菜、萝卜、虾等农产品情有独钟;“高端”是指天津市沙窝萝卜、盐汪子虾等绿色优质农产品满足了京津市民高端需求。从目前看,冬季蔬菜定植良好,畜牧水产生产稳定,流通市场货源充足,预计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供应有保障。从长期看,天津市紧抓“菜篮子”民生保供重点聚焦生产、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稳供给、畅流通、保安全、塑品牌。

  一、在生产上统筹推进提单产、调结构、强支撑

  一是坚持优种业提单产。天津市“津研”等系列黄瓜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国华北型品种面积70%以上,花椰菜杂交品种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肉羊种源推广覆盖全国主产区,鲤鲫鱼新品种占全国选育品种近20%,主要农作物和生猪、肉羊等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二是坚持建设施调结构。积极构建“一环两翼三区”发展布局,设施蔬菜面积达到20余万亩,占全市菜田面积近50%,有效提高“冬淡季”蔬菜生产能力;大力发展工厂化集约养殖、立体生态养殖等新型养殖设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5%,其中奶牛养殖规模化率达到100%,设施化农业生产产值占比达到65%以上。三是坚持拓产业强产能。先后争创4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引进培育新希望集团、天津食品集团投入14.1亿元建设4个大型生猪养殖项目,稻渔综合种养生产面积达到53万亩。

  二、在流通上统筹推进拓渠道、健体系、保安全

  一是拓宽产地销售渠道。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162个,依托天津食品集团等大型企业线下流通体系,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成立天津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协会,与京东集团等全国大型电商平台对接合作,有效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二是健全市场流通体系。持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形成以海吉星为集散辐射纽带、外环批发市场服务城区、远郊批发市场服务周边的服务保障格局。在社区构建主力保障业态(菜市场、超市)便捷毛细业态(生鲜超市、菜店、电商自提点等)相结合的零售网络,15分钟步行便民生活圈覆盖中心城区三是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地下水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组织开展土壤污染溯源排查,因地制宜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织密产地监管和市场监管“两张网”,拧紧风险监测和例行监测“两把锁”,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合格率、食用农产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保持在98%以上。

  在供应上统筹推进聚合力、促协同、塑品牌

  一是聚焦共建共享抓保供。农业农村、发展改革、商务三部门合作开发了“菜篮子”产品监测预警服务平台,覆盖“产地、批发、零售”全链条价格、“肉蛋奶、果菜鱼”全保供品类产供销存要素信息,科学分析研判形势、精准指导民生保供。县域商业体系等政策覆盖“菜篮子”产品生产、流通、调控保障和农业品牌建设各环节,保供能力不断提升二是聚焦联保联供抓保供。京津冀三地农业农村部门每季度轮流组织农产品市场会商会,三地商务部门签订联保联供协议,组织批发市场、大型商超、保供基地开展对接活动,持续稳固区域保供能力三是聚焦品牌提质抓保供。按照“基地示范、龙头带动、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津农精品”品牌提质,利用今明两年时间,重点培育小站稻、沙窝萝卜等10个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