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构 > 市场与信息化司 > 工作交流

2012年市场信息司青年干部春节回乡调研报告(七)(市场流通处 周圆圆)

日期:2012-03-06 作者: 来源: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字号: 打印本页

闲 话 春 节

周圆圆

拜年啦,拜年啦,又是一年春来到,吉祥话儿要道道!第一次带着“任务”回家过年,很紧张,也很兴奋!本想到北京的郊区走走,学习一下风土人情,没想到一场感冒把原来的设想打破,只得坐在家里说说身边事,跟农相关不多,惭愧……

没人卖菜了很可怕

我家的小区门口,应市场的需求形成了一个小市场。这个小市场有几个特点:首先是稳定,在我的记忆中,这个自发的小市场从路东搬到过路西,也从路南移到过路北,但我已记不起,是上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它就已经在那了。第二,就是规模小、品种全,说是“小市场”,其实就是三、四家卖菜的,两家卖水果的,一家卖猪肉的,一家卖主食的,一个推车卖豆腐的,一个卖海鲜鱼类的(就是推个带筐的自行车,夏天还卖大闸蟹),还外加一家小超市。绝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说说我家小区,紧邻三环路,一条小路走到头也就三五百米,两边坐落着四个院落,每个院落多的三四栋楼,少的只有一栋。我粗算了一下,整个小区应该有近1000户居民。也就是说,这个不足三百平米的“小市场”承载着近千个家庭日常饮食材料的供应。说到这里,应该会有人提出质疑:不一定要在小区门口买菜啊,我们有大型超市啊,东西买的还放心。是啊,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的,觉得这个小市场可有可无,有时还会妨碍交通,影响环境。但是经历过今年春节,我改变了我的想法。

因为感冒这个春节彻底的宅在了家里,而我家门口的“小市场”则是彻底的停业了,商贩们像是商量好一样,集体回家过年去了。于是,本想给自己做份新年大餐可却因连最基本的葱姜都没买到而搁浅,就连想煮包方便面的愿望,最终也因小超市没开门而破灭了……

于是,在大年初一,我吃着馒头蘸豆瓣酱(倒是符合了后来在微博上看到的,大年初一不能做新饭,要吃剩的以示上一年结余丰厚),我不禁感叹,我们这些自认为工作重要且繁忙的人们,如果真的没有这些异地的劳动者,我们的生活是否还能正常运转,在我们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是否还能继续“繁忙”且“重要”下去呢……

一百元变“小”了

平时的我很少有时间去逛商场、超市,能请妈妈代购的就代购,不行就网购,省去路上的麻烦。虽然总是有“啥啥又涨价了”的声音传入耳朵,但一直没有切身的感受。

春节期间,大家都在走亲访友,各家都会准备一些花生、瓜子、大杏仁之类,不管能不能吃掉,但桌子上一定要摆满才觉得像过年的样子。由于一般三十、初一我们都在奶奶家,初二回姥姥家,所以每年我都会负责准备两份这样的春节小零食,基本上一百元就会把超市里最大号袋子装的满满的。

买的时候并不觉得,只是很过瘾的按品牌、品种、重量等选择,结算时看到一个个装的满满袋子,我开始想象老人们微笑的样子,我自己也不禁开心起来。老人就是这样,不管你买多轻的礼物给他们,哪怕最后那些还是都进了你的肚子,他们还是会很开心。但是接下来,收银员的话让我的傻笑僵在了那里,“加上4个袋子一共974块六毛!”呵呵呵呵算完帐后,我不禁核对了一下小票,发现没有算错的可能。不禁感叹这物价真的涨了!

记得去年春节,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十几口人聚到我家,也是我去超市购买了两大袋零食,内容和今天购买的基本无差,也就两百出点头的样子,可是今天同样的东西算下来快五百元了。翻了一倍还多。回家跟妈妈抱怨了两句,结果,妈妈说:“一百元现在变“小”了!就你每周给我布置的那点“作业”(请妈妈代劳买些早点、酸奶之类的)都不一定够,根本买不了什么,以后要不你给我发“工资”、要不自己买!”呵呵呵呵,我当然知道妈妈是“开玩笑”的,还是会继续供给我的,因为这样,我觉得没时间逛超市还挺好的。

关于苹果关于乔布斯

我,应该算是个果粉吧,之所以说“算是”,是因为我从iPod nanoiPod touch再到ipad,还有Mac book我都拥有一部甚至多部,但惟独没有iPhone。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和欣赏iPhone,因为我可以随处接触到它。

20119月底时,就在我翘首期盼“十一”期间发布新款iPhone的时候,等来的却先是乔布斯的死讯。接下来,《乔布斯传》成了我身边朋友热议的话题,春节感冒在家,也正好有时间读读这本书。

苹果公司及它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使个人电脑、动画电影、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以及数字出版在内的六大产业发生了颠覆性变革。用苹果的产品,给我带来的是惊喜,那么,看《乔布斯传》给我最多的感受是惊讶。原来,比尔·盖茨不是特例,美国的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真的让我这个始终接受中国传统教育的中国人,又一次被震撼了!

史蒂夫·乔布斯极具创造性和想象力,他坚信21世纪创造价值的最佳方式就是将创造力与技术结合。于是,他成立了一家公司,再次融合了源源不断的想象力与非凡的技术成果,而这些成果也迅速传遍全球。

但是,他的童年与青年时期,除了我们都能猜到聪明之外,还有敏感、纠结、自我、任性等性格特点。乔布斯的养父母他们的很多做法让我羡慕且敬佩。他们始终坚持着当初领养时对乔布斯亲生母亲的承诺,为能够让乔布斯走进大学,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坚持努力着。乔布斯上学前他的母亲就教他阅读,但这反而造成了一些麻烦,以至于在学校的前两年,乔布斯根本不能被学校吸引,觉得那里很无聊。并且,他们对乔布斯非常信任。小学期间的乔布斯,在学校的最大乐趣就是搞恶作剧,如制造一个会发出像定时炸弹声音的装置放在学校的置物柜中,这甚至惊动了警方。事实证明,乔布斯是一个不愿意服从权威得人,这一点他小时侯就表现出来了,“他们几乎都要制服我了。差一点他们就把我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赶走了。”乔布斯后来回忆说。但每当老师为此抱怨时,“听着,这不是他的错,”乔布斯的父亲对乔布斯的老师说,“如果你提不起他的兴趣,那是你的错。”最终,他们为乔布斯找到了适合他、欣赏他的出色老师。

除了很早就表现出来了在电子方面天赋之外,还有过早的接触致幻剂、在全美最崇尚自由的大学读了一年,就因不能只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而退学了;沉迷启蒙精神领袖和东方宗教,曾为追逐精神导师去印度7个月;对自我意识疯狂的追寻导致他尝试过原始尖叫疗法等一系列精神活动。在我们看来颓废且出格的事情,他却痴迷的沉浸其中。而且他受修行影响常年素食,甚至经常性的采用催吐疗法来净化身体,我想这也是他早逝的原因之一吧。

即便如此,学校并没有边缘他,在他自己要求退学后,学校仍然允许他去旁听他想要学习的课程,允许他去宿舍和他的朋友们聚会;父母也没有遗弃他,虽然父亲因为退学和致幻剂的问题和他产生过激烈的争执,但是当他每次回归,父母都张开双臂迎接他;社会也没有放弃他,当他在美国知名的雅达利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却因行为怪异和一部分同事难相处时,公司并没有辞掉他,而是为他安排了夜间工作的机会,让他可以继续研究工作。他的朋友们,也始终在他身边,和他一起经历与成长!

让我思考的是,如果我们的身边有一个这样的19岁的青年,那么他面临的现实与未来又会是什么呢?家庭会接受他吗?社会会接受他吗?那些知名企业会接受他吗?我没有答案,因为在我身边从未出现一个这么“不堪”,又这么“勇敢”,这么“个性”的年轻人。是什么让他渐渐走上正轨?是多少积淀产生了他后续的能量?

这本书我没有读完,只读到他19岁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办法和后来的他联系在一起。只有到书中继续寻找答案。同时,也继续读出更多的疑问。

 

                  (作者单位: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市场流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