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引导市场平稳运行
菜篮子工程简报
第51期(总第91期)
菜篮子食品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
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2012年12月6日
合肥市: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引导市场平稳运行
合肥市深入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突出生产、流通、销售、应急等环节,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完善应急保障机制,畅通流通渠道,全力避免出现农产品“价涨伤民、价跌伤农”现象。
加大生产扶持力度。合肥市做大做强蔬菜园艺业,深入实施科技兴菜战略,大力推进近城区设施基地提质提档、郊区特色种植规模扩张、经济圈周边市县共建的模式,联动加快高效规模农业发展。政府出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政策,每年安排近亿元财政资金对规模露地蔬菜基地、设施蔬菜基地及畜水产品生产予以奖补,调动基地生产积极性,提升生产能力,确保“菜篮子”产品自给率稳定在65%以上。
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避免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损害农民利益,政府相关部门、国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建设了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新鲜的蔬菜瓜果存放在“家门口”。合肥市国有企业百大集团投资建设周谷堆批发市场,2011年成交量达261万吨,成交金额155.7亿元,在全国100家商品交易市场中位列第29位,在全国100家农产品批发市场中荣居第7位。同时,政府部门将涉农物流纳入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规划建设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北城农产品物流园、肥西上派农产品物流园和庐江同大农产品物流园等4个农产品物流园,加快发展涉农物流业,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和降低中间费用。
搭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市政府推出由政府补贴、菜价便宜的“便民菜篮子”工程,在全市设立4家公益性直销菜市场、100家社区蔬菜直销店、50辆平价蔬菜流动车,2家蔬菜网络还开展了网上直销配送,构建便民惠民蔬菜流通体系,把便宜新鲜的蔬菜送到市民家门口。相关部门还加大蔬菜产销对接力度,组织开展“三百联三千、五进七对接”活动,全力促进“菜篮子”产品进超市、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餐饮,促进农超、农校、农企、农餐、农市、农宅、农网对接。
逐步完善惠民工程。在全市80余家超市门店实施“惠民菜篮子工程”,建立与CPI涨幅、节假日消费高峰和突发事件发生联动机制。当合肥市单月食品价格指数涨幅达到7%以上、法定假日或其它突发情况时,启动“惠民菜篮子工程”,市民可以买到低于市场价的便宜菜和至少5种“一元菜”。
(合肥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供稿)